脱发,可以说是最困扰当代人的健康问题(之一)。可怕的是,还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:「脱发是遗传的。妈秃秃一个,爸秃秃一窝。」绝望感逐渐而来……爸妈秃和你秃之间到底啥关系?
很多人都能大概感觉到脱发是遗传的。脱发的原因有好多种。其中最常见的,就是雄激素性脱发,简称雄脱。据估计,所有的脱发中 90% 左右都是雄脱。我国男性总体的雄脱患病率约为 21.3% ,60 岁以上男性增至 57%。可以说,秃头是一半以上男人的宿命( 所以没关系,大家迟早都会秃的 )。
女性也可能患上雄脱,总体的患病率大概在 6%,远远低于男性。有些人就会猜测:是不是雄脱的遗传与性别有关系,「爸秃」和「妈秃」对孩子影响不一样?是,也不是。人的基因分布在 23 对染色体上,其中 22 对是常染色体,在遗传上男女平等;还有一对是性染色体,男性是 XY,女性是 XX,爸爸妈妈遗传给儿子和女儿的不太一样。
那么,雄激素性脱发相关的基因在哪呢?
实际上,有一个决定性的基因,而是由很多基因共同影响。目前这些基因还没有全都被找到。
2017 年,一项研究找到了 112 个常染色体基因和 13 个 X 染色体基因,都与脱发相关。其中,47.3% 的「秃头变异」来自常染色体,而 4.6% 来自 X 染色体。有些基因可能比别的更重要一些,比如 X 染色体上的雄激素受体基因。
无论是爸还是妈,对孩子是否发生雄激素性脱发,贡献值都差不多。对男生而言,由于 X 染色体只来自母亲,所以可能母亲还更重要一点。
既然遗传是公平的,为啥男比女更容易秃?
雄脱的遗传并不是单独来自于爸爸或妈妈,而是接近一人一半。那么,为啥男生更容易雄脱,而女生远远更少?
对于雄脱,最关键的激素叫双氢睾酮( DHT ),它才是导致脱发的元凶。男性由于是男性,双氢睾酮的水平天生比女性高,雄脱问题也就表现得更显著。
这种激素到青春期之后开始大量分泌,所以大多数男性年轻时都毛发茂密,在步入职场的 20 至 30 岁开始意识到头顶发凉。在这期间,出现发际线后退、头发变细变软,都可能是雄脱的征兆。
遗传的主要作用,是让一些人的毛囊对这种激素更加敏感,更容易脱发。DHT 这种激素很有意思,它会作用于头皮特定区域的毛囊,产生局部的脱发现象。这也能解释一个神秘的问题:为啥有的男性,脱发的同时依然胡子茂密。
女性也会雄脱,但主要表现为头发稀疏、纤细,发缝扩大,尤其是前半个头(从头顶到发际缘之间)的头发变稀疏,发际线不一定会后退。在早期,这种脱发往往很难发现。女性即便雄脱,一般也会到更年期之后,激素水平改变,才会有明显的表现。
总之呢,相比于「爸秃」,「妈秃」更隐蔽,大部分有记录的雄脱家族史都是父系。但「妈秃」威力同样巨大,甚至比「爸秃」更大。